PE管材機組常見故障的解決方法
PE管材機組在生產過程中,因設備、工藝或原料等因素易引發故障,影響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。以下從擠出成型、真空定型、牽引切割及焊接環節,梳理常見故障及針對性解決方案。
1、擠出成型環節:工藝參數與設備狀態是關鍵
外表面粗糙是擠出環節高頻問題,多因溫度控制失當或模具污染所致。若原料塑化不足,需將工藝溫度提升至180-220℃(視原料熔指調整),并檢查機筒、機頭加熱圈是否損壞。模具內焦料堆積會導致表面劃痕,需定期清理口模芯模內0.5-1CM區域,同時調整定徑套與口模距離至2-3mm,利用定徑套的壓磨作用提升光潔度。
內壁溝痕常由模具溫度異常或冷卻水侵入引發。若芯模溫度高于口模區段,需降低芯模溫度至160-180℃;若管材內腔進水,需在開機時捏牢管坯封閉內腔,大口徑管材則需排盡積水后再生產。
2、真空定型環節:冷卻均勻性決定管材形位精度
管材橢圓度超標多因冷卻不均或重力作用。需調整真空定型機噴淋箱內噴嘴角度,使水流呈霧狀均勻覆蓋管材,同時控制水溫≤35℃(高溫時需配置冷凍水系統)。若真空箱托輪位置偏差,可將其改裝為半圓托盤式結構,并加長真空箱長度至管材直徑的5-8倍,以增強定型效果。
壁厚不均常由模具間隙偏差或料流不一致導致。需緊固口模芯模螺栓,調整模具間隙至設計值±0.1mm,并通過調節PE管材機組口模四周的溫度(如dn630以上管材需將口模加熱圈分為上下兩塊獨立控制)平衡熔體流動速度。
3、牽引切割環節:設備穩定性影響成品尺寸
切割計長不準確多因計長輪未壓緊或牽引速度波動。需檢查計長輪壓力是否達到0.5-1.0N,同時通過變頻器穩定牽引機轉速,避免因主機出料不均導致長度偏差。
管材抖動環常由真空箱或主機抖動引發。若主機模頭抖動,需增加模具支架固定;若真空箱抖動,需更換故障真空泵或調整四肢受力腳支撐點,使設備水平度≤0.2mm/m。
4、焊接環節:設備參數與操作規范并重
電熔焊接異常多因管件發熱元件短路或輸出斷路。需停止焊接待冷卻后重新操作,并檢查管件阻值是否在標準范圍(如dn110管件阻值應為0.8-1.2Ω)。
熱熔對接機電機工作但液壓無效多因液壓油不足或油路堵塞。需補充46#抗磨液壓油至標稱位置,并檢查高壓管接口快速插頭是否損壞。
5、預防性維護:降低故障率的核心策略
建立設備點檢制度,每日檢查加熱圈、溫度傳感器及真空泵運行狀態;每批次生產前測試原料含水率(需≤0.2%),避免因原料潮濕導致表面凹坑;每季度清理模具分流梭及篩網,防止料流受阻引發壁厚偏差。通過工藝參數標準化(如真空度控制在0.3-0.4MPa、牽引速度與擠出量匹配)與設備精密調試,可明顯提升PE管材機組運行穩定性。